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2024年12月13日 16:36北京

2024年11月16日,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主办,郑英丽主任委员牵头的“心血管药学与人工智能”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本论坛聚焦药学领域与人工智能前沿,分享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药事管理及药学服务等过程中的探索经验。人工智能助力智慧药学体系构建与药学服务能力提升,为药学精准化、智能化发展赋能。人工智能引领行业变革,智慧药学驱动创新突破。
研讨会开始由分会主任委员郑英丽致辞:从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颁给了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人员,到2024年11月14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从倡导大健康理念到社会老龄化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已经介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新的先锋,更是药学领域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它赋能智慧药学,让药学研究与服务更加高效、精准,为药学新时代的大门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在这场行业变革中,人工智能无疑是领航者,引领药学行业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智慧药学,作为这一变革的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突破,重塑药学的未来图景。
郑英丽主任委员也呼吁大家一起加入这场药学与人工智能的共舞,一同探索智慧药学的广阔天地,领略其无限魅力与可能!呼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见证和参与药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会议由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郭玉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晓宇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吴玉波教授担任主持,并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4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经验分享。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钱懿轶教授分享的题目是《基于APP程序华法林抗凝管理的研究以及对抗凝服务人工智能的思考》,报告围绕基于APP程序的华法林抗凝管理展开研究,并深入思考抗凝服务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分析APP在华法林抗凝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优势与挑战,同时探讨人工智能应用于抗凝服务的潜力、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提升抗凝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腾讯AI药物研发部刘伟教授分享了《腾讯AI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实践》,报告聚焦腾讯AI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实践,阐述腾讯AI技术在靶点识别、药物筛选、药物设计等药物发现环节的具体应用方式和策略,分析其如何利用算法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药物发现效率、降低成本,并探讨该应用实践对药物研发领域带来的创新意义和潜在影响。

北京诺道认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高飞首席执行官分享了《智能化技术助力医院药学服务能力提升》,从软件的开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医疗大数据、实际应用测试到最终落地实施等多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如何在各个环节发挥作用,确保了药学服务的连续性、个性化和高效性,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医院能够实现从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数据驱动的智慧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分享了《智慧药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天坛探索》,报告围绕天坛探索的智慧药学体系构建与实践展开,阐述其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药学服务,包括在药品管理、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多环节的创新举措,展现智慧药学体系提升药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积极作用,以及为医疗行业药学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就智能化相关话题充分表达各自独特的见解,从不同视角探讨智能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潜在机遇以及未来趋势等多方面内容,现场思想碰撞激烈,展现出对智能化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广泛关注。

最后,吴玉波教授做了总结:研讨会内容精彩纷呈,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与药学相结合的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也为未来工作模式的拓展探索提供了思路,既有特定医疗领域智能化应用实践和对智能化发展的宏观展望,又有对药学细分领域人工智能探索的深入剖析,为药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和深度思考。未来,交叉学科的紧密合作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会推动医疗行业朝着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开创智慧医疗的新局面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官方微信
*注: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转载文章及图片、观点、文字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号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做删除处理。本公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来源:心血管药学分会
供稿:心血管药学分会秘书长王莹
关注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邀约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