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学术年会报道AI赋能,创新融合:顺利开幕

发布时间:2024-11-14T14:18:00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2024年11月14日 11:25北京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学术年会报道

AI赋能,创新融合:顺利开幕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学术年会”在首都北京中国科技堂盛大开幕。年会以“Al赋能,创新融合”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心胸麻醉学界的专家同道一起相聚首都北京共飨学术盛宴,共话学科建设,共议学科发展,为心血管麻醉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10月26日上午8点30,开幕式正式开始。大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王晟主任主持,首先对国内外的专家同仁来到北京参加此次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学会和医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此次年会在北京的召开,既是学会、各位专家、麻醉同道对安贞心胸血管麻醉发展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首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张宏家教授致辞。张书记对世界各地的心胸血管麻醉领域的专家同仁齐聚首都北京参加此次大会表示热烈欢迎。随着ERACS新理念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发展,心胸血管麻醉涉及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和壮大。这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临床医学的整体内涵,更从融合AI智能的创新角度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希望本次大会可以凝聚各位专家同仁的智慧,发挥心胸血管麻醉在重大疾病诊疗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不忘初心使命,戮力前行,共同推进我国麻醉学科的持续繁荣与长久进步。

随之,天津市胸科医院韩建阁教授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敖虎山教授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俞卫峰教授视频致辞。新加坡总医院黄念慈教授视频致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天龙教授致辞。

主会场学术活动,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刘秀云教授作了题为《神经重症脑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的主题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教授作了题为《高血压学科发展的展望》的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方震教授作了题为《新型医疗电子检测技术在围手术期中应用探讨》的主题报告。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附属第一医院樊官伟作了题为《类冬眠活动通过重编程嘌呤代谢促进心脏再生》的主题报告。国立首尔大学医院Yunseok Jeon教授作了题为《Myocardiac protection during cardiac surgery》的主题报告。清迈大学医院Suraphong Lorsomradee教授作了题为《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ardiac Surgery》的主题报告。

开幕式后,下午各分会场人头攒动,现场座无虚席,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针对心胸血管麻醉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学术成果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下午会议涵盖Eracs新进展、人工智能与心血管麻醉、围术期器官保护、小儿心血管麻醉、多领域专家共识、气道管理workshop等多层次内容。27日上午会议继续有终末期心脏病和主动脉外科麻醉、心血管麻醉专科培训体系建设、CSABSA心胸麻醉学组论坛、超声workshop、病例演讲比赛等多版块精彩内容呈现。本次年会旨在全方位展现了心胸麻醉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专注于心血管麻醉领域创新驱动,以打造全生命周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为核心要义,汇聚AI与创新技术的力量,为心血管麻醉带来”新质生产力”和新的发展动力。

本次会议的召开通过共享心血管麻醉学科的前沿理念、技术及进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心血管麻醉专科医生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心血管麻醉学专科学术影响力,推动了心血管麻醉专科的蓬勃发展!

*注: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转载文章及图片、观点、文字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号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做删除处理。本公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来源:心血管麻醉分会

关注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邀约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