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对话 医药同行”2024慢病管理系列会议第一期 ——医院药事管理信息化实践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8-17T17:57:00

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主办,郑英丽主任委员牵头的“中西对话 医药同行”2024慢病管理系列会议第一期之医院药事管理信息化实践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汇聚医疗行业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和分享药事管理领域的最新信息化技术、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以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推动药事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率,最终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会议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主任委员郑英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金敏、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秘书长王莹担任主持,并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14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经验分享。研讨会开始由会议召集人郑英丽主任致辞。强调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信息化为医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药事管理作为医疗健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信息化进程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优化药品资源配置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王莹副主任药师、金敏主任主持学术讲座环节,内容精彩纷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主任药师李草分享的题目是《基于药学服务规范与绩效考核的智慧临床药师工作站建设与应用》,从研究背景、前期探索和平台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通过智慧药学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药学服务流程的优化、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激励药师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目的。智慧化的药师工作站能够集成药品管理、处方审核、患者教育、用药监护、不良反应上报等多个功能,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药师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促进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北京诺道认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飞分享了《从精准用药到患者院内外全程用药管理——智能化技术助力医院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经验,从软件的开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医疗大数据、实际应用测试到最终落地实施等多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如何在各个环节发挥作用,确保了药学服务的连续性、个性化和高效性,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医院能够实现从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数据驱动的智慧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管药师崔晓辉分享了《医院药学信息化的现状及展望》内容,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实现了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药品监管水平。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决策,部署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提高效率,以及通过移动医疗加强患者用药指导。此外,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教育平台,以及质量控制和法规遵从,促进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最终提升了患者服务质量。

大咖讨论环节,由郑英丽主任主持,聚焦“信息化是否可以提高医院用药安全性和效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院用药管理中的应用及潜在挑战是什么”等内容,与会专家各抒己见。

在讨论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华国栋主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张建民主任、北京佑安医院刘炜主任、北京友谊医院李新刚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郭鹏主任、邢台市人民医院杜杰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贾立华主任、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黄晓舞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孙丽君主任、北京安定医院刘珊珊主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董涛主任等,就相关话题做了专业而深入的分析及分享,提出了信息化、大数据和AI在医院用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要充分利用其潜力,还需要解决数据质量、算法完整性和临床应用的泛化性等挑战。

最后,郑英丽主任做了总结,医院药事管理信息化实践研讨会在专业技术、依法合规、医学人文及伦理等层面展开交流,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而且专家们的深入讨论和精彩分享为未来工作模式的拓展探索提供了思路;会议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分享的知识和经验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信息化在药事管理中的进一步发展